当前位置:在线查询网 > 古籍大全 > 呂太后本紀第九_《史记三家注》

呂太后本紀第九_《史记三家注》


请输入要查询的内容:

提示:支持模糊查询,根据估计的标题进行检索

呂太后本紀第九

《史记三家注》
呂太后者,〔一〕高祖微時妃也,〔二〕生孝惠帝、〔三〕女魯元太后。及高祖為漢王,得定陶戚姬,〔四〕愛幸,生趙隱王如意。孝惠為人仁弱,高祖以為不類我,常欲廢太子,立戚姬子如意,如意類我。戚姬幸,常從上之關東,日夜啼泣,欲立其子代太子。呂后年長,常留守,希見上,益疏。如意立為趙王後,幾代〔五〕太子者數矣,賴大臣〔六〕爭之,及留侯策,〔七〕太子得毋廢。

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呂后父呂公,漢元年為臨泗侯,四年卒,高后元年追謚曰呂宣王。」

  〔二〕集解漢書音義曰:「諱雉。」索隱諱雉,字娥姁也。

  〔三〕集解漢書音義曰:「諱盈。」

  〔四〕集解如淳曰:「姬音怡,眾妾之總稱也。漢官儀曰「姬妾數百」。」蘇林曰:「清河國有妃里,而題門作「姬」。」瓚曰:「漢秩祿令及茂陵書姬,內官也,秩比二千石,位次婕妤下,在七子、八子之上。」索隱如淳音怡,非也。茂陵書曰「姬是內官」,是矣,然官號及婦人通稱姬者,姬,周之姓,所以左傳稱伯姬、叔姬,以言天子之宗女,貴於他姓,故遂以姬為婦人美號。故詩曰「雖有姬姜,不棄憔悴」是也。   〔五〕索隱上其紀反,又音祈也。   〔六〕索隱張良、叔孫通等。

  〔七〕索隱令太子卑詞安車,以迎四皓也。

  呂后為人剛毅,佐高祖定天下,所誅大臣多呂后力。呂后兄二人,皆為將。長兄周呂侯〔一〕死事,封其子呂台〔二〕為酈侯,〔三〕子產為交侯;〔四〕次兄呂釋之為建成侯。〔五〕 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名澤,高祖八年卒,謚令武侯,追謚曰悼武王。」   〔二〕索隱鄭氏、鄒誕並音怡,蘇林音胎。

  〔三〕集解徐廣曰:「酈,一作「鄜」。」

  〔四〕集解徐廣曰:「台弟也。」   〔五〕集解徐廣曰:「惠帝二年卒,謚康王。」

 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,崩長樂宮,太子襲號為帝。是時高祖八子:長男肥,孝惠兄也,異母,〔一〕肥為齊王;餘皆孝惠弟,戚姬子如意為趙王,薄夫人子恆為代王,諸姬子子恢為梁王,子友為淮陽王,子長為淮南王,子建為燕王。高祖弟交為楚王,兄子濞為吳王。非劉氏功臣番君吳芮子臣為長沙王。

  〔一〕索隱母曰曹姬也。   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,迺令永巷〔一〕囚戚夫人,而召趙王。使者三反,趙相建平侯周昌謂使者曰:「高帝屬臣趙王,趙王年少。竊聞太后怨戚夫人,欲召趙王并誅之,臣不敢遣王。王且亦病,不能奉詔。」呂后大怒,迺使人召趙相。趙相徵至長安,迺使人復召趙王。王來,未到。孝惠帝慈仁,知太后怒,自迎趙王霸上,與入宮,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。太后欲殺之,不得閒。孝惠元年十二月,帝晨出射。趙王少,不能蚤起。太后聞其獨居,使人持酖飲之。〔二〕犁明,孝惠還,〔三〕趙王已死。於是迺徙淮陽王友為趙王。夏,詔賜酈侯父追謚為令武侯。〔四〕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,去眼,煇耳,飲瘖藥,使居廁中,命曰「人彘」。居數日,迺召孝惠帝觀人彘。孝惠見,問,迺知其戚夫人,迺大哭,因病,歲餘不能起。使人請太后曰:「此非人所為。臣為太后子,終不能治天下。」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,不聽政,故有病也。

  〔一〕集解如淳曰:「列女傳云周宣王姜后脫簪珥待罪永巷,後改為掖庭。」索隱永巷,別宮名,有長巷,故名之也。後改為掖庭。按:韋昭云以為在掖門內,故謂之掖庭也。   〔二〕集解應劭曰:「酖鳥食蝮,以其羽畫酒中,飲之立死。」

  〔三〕集解徐廣曰:「犁猶比也。諸言犁明者,將明之時。」

  〔四〕索隱令音齡。

  二年,楚元王、齊悼惠王皆來朝。十月,孝惠與齊王燕飲太后前,孝惠以為齊王兄,置上坐,如家人之禮。太后怒,迺令酌兩卮酖,置前,令齊王起為壽。齊王起,孝惠亦起,取卮欲俱為壽。太后迺恐,自起泛〔一〕孝惠卮。齊王怪之,因不敢飲,詳醉去。問,知其酖,齊王恐,自以為不得脫長安,憂。齊內史士〔二〕說王曰:「太后獨有孝惠與魯元公主。〔三〕今王有七十餘城,而公主迺食數城。王誠以一郡上太后,為公主湯沐邑,太后必喜,王必無憂。」於是齊王迺上城陽之郡,尊公主為王太后。〔四〕呂后喜,許之。迺置酒齊邸,〔五〕樂飲,罷,歸齊王。三年,方築長安城,四年就半,五年六年城就。〔六〕諸侯來會。十月朝賀。   〔一〕索隱音捧泛也。   〔二〕集解徐廣曰:「一作「出」。」

  〔三〕集解如淳曰:「公羊傳曰「天子嫁女於諸侯,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」,故謂之公主。百官表列侯所食曰國,皇后、公主所食曰邑,諸侯王女曰公主。」蘇林曰:「公,五等尊爵也。春秋聽臣子以稱君父,婦人稱主,有「主孟啗我」之比,故云公主。」瓚曰:「天子女雖食湯沐之邑,不君其民。」索隱啗音徒濫反。按:主是謂里克妻,即優施之語,事見國語。孟者,且也,言且啗我物,我教汝婦事夫之道。此即婦人稱主之意耳。比音必二反。

  〔四〕集解如淳曰:「張敖子偃為魯王,故公主得為太后。」

  〔五〕正義漢法,諸侯各起邸第於京師。

  〔六〕索隱按:漢宮闕疏「四年築東面,五年築北面」。漢舊儀「城方六十三里,經緯各十二里」。三輔舊事云「城形似北斗」也。   七年秋八月戊寅,孝惠帝崩。〔一〕發喪,太后哭,泣不下。留侯子張辟彊為侍中,〔二〕年十五,謂丞相曰:「太后獨有孝惠,今崩,哭不悲,君知其解乎?」〔三〕丞相曰:「何解?」辟彊曰:「帝毋壯子,〔四〕太后畏君等。君今請拜呂台、呂產、呂祿為將,將兵居南北軍,及諸呂皆入宮,居中用事,如此則太后心安,君等幸得脫禍矣。」丞相迺如辟彊計。太后說,其哭迺哀。呂氏權由此起。迺大赦天下。九月辛丑,葬。〔五〕太子即位為帝,謁高廟。元年,號令一出太后。

  〔一〕集解皇甫謐曰:「帝以秦始皇三十七年生,崩時年二十三。」

  〔二〕集解應劭曰:「入侍天子,故曰侍中。」

  〔三〕正義解,紀賣反。言哭解惰,有所思也。又音戶賣反。解,節解也。又紀買反,謂解說也。

  〔四〕正義毋音無。

  〔五〕集解漢書云:「葬安陵。」皇覽曰:「山高三十二丈,廣袤百二十步,居地六十畝。」皇甫謐曰:「去長陵十里,在長安北三十五里。」

  太后稱制,議欲立諸呂為王,問右丞相王陵。王陵曰:「高帝刑白馬盟曰「非劉氏而王,天下共擊之」。今王呂氏,非約也。」太后不說。問左丞相陳平、絳侯周勃。勃等對曰:「高帝定天下,王子弟,今太后稱制,王昆弟諸呂,無所不可。」太后喜,罷朝。王陵讓陳平、絳侯曰:「始與高帝啑血盟,〔一〕諸君不在邪?今高帝崩,太后女主,欲王呂氏,諸君從欲阿意背約,何面目見高帝地下?」陳平、絳侯曰:「於今面折廷爭,臣不如君;夫全社稷,定劉氏之後,君亦不如臣。」王陵無以應之。十一月,太后欲廢王陵,乃拜為帝太傅,〔二〕奪之相權。王陵遂病免歸。迺以左丞相平為右丞相,以辟陽侯〔三〕審食其為左丞相。左丞相不治事,令監宮中,如郎中令。食其故得幸太后,常用事,公卿皆因而決事。迺追尊酈侯父為悼武王,欲以王諸呂為漸。

  〔一〕索隱啑,鄒音使接反。又云或作「喢」,音丁牒反。

  〔二〕集解應劭曰:「古官。傅者,覆也。」瓚曰:「大戴禮云「傅之德義」。」

  〔三〕索隱按:韋昭云信都之縣名。   四月,太后欲侯諸呂,迺先封高祖之功臣郎中令無擇〔一〕為博城侯。〔二〕魯元公主薨,賜謚為魯元太后。子偃為魯王。魯王父,宣平侯張敖也。封齊悼惠王子章為朱虛侯,〔三〕

  以呂祿女妻之。齊丞相壽為平定侯。〔四〕少府延為梧侯。〔五〕乃封呂種為沛侯,〔六〕呂平為扶柳侯,〔七〕張買為南宮侯。〔八〕

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姓馮。」

  〔二〕正義括地志云:「兗州博城,本漢博城縣城。」   〔三〕索隱虛音墟,琅邪縣也。正義括地志云:「朱虛故城在青州臨朐縣東六十里,漢朱虛也。十三州志云丹朱遊故虛,故云朱虛也。」虛猶丘也。朱猶丹也。

  〔四〕集解徐廣曰:「姓齊。」

  〔五〕集解徐廣曰:「姓陽成也。延以軍匠起,作宮築城也。」

  〔六〕集解徐廣曰:「釋之之子也。」正義括地志云:「徐州沛縣古城也。」

  〔七〕集解徐廣曰:「呂后姊子也。母字長姁。」正義括地志云:「扶柳故城在冀州信都縣西三十里,漢扶柳縣也。有澤,澤中多柳,故曰扶柳。」

  〔八〕集解徐廣曰:「其父越人,為高祖騎將。」

  太后欲王呂氏,先立孝惠後宮子彊為淮陽王,〔一〕子不疑為常山王,〔二〕子山為襄城侯,〔三〕子朝為軹侯,〔四〕子武為壺關侯。太后風大臣,大臣請立酈侯呂台為呂王,〔五〕太后許之。建成康侯釋之卒,嗣子有罪,廢,立其弟呂祿〔六〕為胡陵侯,〔七〕續康侯後。二年,常山王薨,以其弟襄城侯山為常山王,更名義。十一月,呂王台薨,謚為肅王,太子嘉代立為王。三年,無事。〔八〕四年,封呂嬃為臨光侯,呂他為俞侯,〔九〕呂更始為贅其侯,〔一0〕呂忿為呂城侯,〔一一〕及諸侯丞相五人。〔一二〕

  〔一〕集解韋昭曰:「今陳留郡。」

  〔二〕正義括地志云:「常山故城在恆州真定縣南八里,本漢東垣邑也。」

  〔三〕索隱按:下文更名義,又改名弘農。漢書襄城侯唯云名弘,蓋史省文耳。按志,襄城屬潁川也。   〔四〕索隱按:韋昭云河內有軹縣,音紙也。正義括地志云:「故軹城在懷州濟源縣東南十三里,七國時魏邑。」   〔五〕正義初呂台為呂王,後呂產王梁,更名梁曰呂。   〔六〕集解徐廣曰:「釋之少子。」

  〔七〕正義胡陵,縣名,屬山陽,章帝改曰胡陸。   〔八〕集解漢書云:「秋,星晝見。」   〔九〕索隱他音陀。俞音輸。正義括地志云:「故鄃城在德州平原縣西南三十里,本漢鄃縣,呂他邑也。」

  〔一0〕集解徐廣曰:「表云呂后昆弟子淮陽丞相呂勝為贅其侯。」索隱按表作「臨淮」也。

  〔一一〕正義括地志云:「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里,呂尚先祖封。」

  〔一二〕集解徐廣曰:「中邑侯朱通、山都侯王恬開、松茲侯徐厲、滕侯呂更始、醴陵侯越。」

  宣平侯女為孝惠皇后時,無子,詳為有身,取美人子名之,〔一〕殺其母,立所名子為太子。孝惠崩,太子立為帝。帝壯,或聞其母死,非真皇后子,迺出言曰:「后安能殺吾母而名我?我未壯,壯即為變。」太后聞而患之,恐其為亂,迺幽之永卷中,言帝病甚,左右莫得見。太后曰:「凡有天下治為萬民命〔二〕者,蓋之如天,容之如地,上有歡心以安百姓,百姓欣然以事其上,歡欣交通而天下治。今皇帝病久不已,迺失惑惛亂,不能繼嗣奉宗廟祭祀,不可屬天下,其代之。」群臣皆頓首言:「皇太后為天下齊民計所以安宗廟社稷甚深,群臣頓首奉詔。」帝廢位,太后幽殺之。五月丙辰,立常山王義為帝,更名曰弘。不稱元年者,以太后制天下事也。以軹侯朝為常山王。置太尉官,絳侯勃為太尉。五年八月,淮陽王薨,以弟壺關侯武為淮陽王。六年十月,太后曰呂王嘉居處驕恣,廢之,以肅王台弟呂產為呂王。夏,赦天下。封齊悼惠王子興居為東牟侯。〔三〕

  〔一〕正義劉伯莊云:「諸美人元幸呂氏,懷身而入宮生子。」   〔二〕集解徐廣曰:「一無此字。」

  〔三〕索隱韋昭云:「東萊縣。」

  七年正月,太后召趙王友。友以諸呂女為受后,弗愛,愛他姬,諸呂女妒,怒去,讒之於太后,誣以罪過,曰:「呂氏安得王!太后百歲後,吾必擊之」。太后怒,以故召趙王。趙王至,置邸不見,令衛圍守之,弗與食。其群臣或竊饋,輒捕論之,趙王餓,乃歌曰:「諸呂用事兮劉氏危,迫脅王侯兮彊授我妃。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,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。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?自決中野兮蒼天舉直〔一〕!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財。為王而餓死兮誰者憐之!呂氏絕理兮託天報仇。」丁丑,趙王幽死,以民禮葬之長安民冢次。

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舉,一作「與」。」

  己丑,日食,晝晦。太后惡之,心不樂,乃謂左右曰:「此為我也。」

  二月,徙梁王恢為趙王。呂王產徙為梁王,梁王不之國,為帝太傅。立皇子平昌侯太為呂王。更名梁曰呂,呂曰濟川。太后女弟呂嬃〔一〕有女為營陵侯劉澤妻,澤為大將軍。太后王諸呂,恐即崩後劉將軍為害,迺以劉澤為琅邪王,以慰其心。

  〔一〕索隱韋昭云:「樊噲妻,封林光侯。」

  梁王恢之徙王趙,心懷不樂。太后以呂產女為趙王后。王后從官皆諸呂,擅權,微伺趙王,趙王不得自恣。王有所愛姬,王后使人酖殺之。王乃為歌詩四章,令樂人歌之。王悲,六月即自殺。太后聞之,以為王用婦人棄宗廟禮,廢其嗣。

  宣平侯張敖卒,以子偃為魯王,敖賜謚為魯元王。

  秋,太后使使告代王,欲徙王趙。代王謝,願守代邊。   太傅產、丞相平等言,武信侯呂祿〔一〕上侯,位次第一,〔二〕請立為趙王。太后許之,追尊祿父康侯為趙昭王。九月,燕靈王建薨,有美人子,太后使人殺之,無後,國除。八年十月,立呂肅王子東平侯呂通為燕王,封通弟呂莊為東平侯。

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呂后兄子也。前封胡陵侯,蓋號曰武信。」

  〔二〕集解如淳曰:「功大者位在上,功臣侯表有第一第二之次也。」

  三月中,呂后祓,還〔一〕過軹道,見物如蒼犬,據〔二〕高后掖,忽弗復見。卜之,云趙王如意為祟。高后遂病掖傷。

  〔一〕正義祓,芳弗反,又音廢。後同。

  〔二〕集解徐廣曰:「音戟。」

  高后為外孫魯元王偃年少,蚤失父母,孤弱,迺封張敖前姬兩子,侈為新都侯,壽為樂昌侯,〔一〕以輔魯元王偃。及封中大謁者張釋為建陵侯,〔二〕呂榮為祝茲侯。〔三〕諸中宦者令丞皆為關內侯,食邑五百戶。〔四〕

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食細陽之池陽鄉。」   〔二〕集解徐廣曰:「一云張釋卿。」駰案:如淳曰「百官表「謁者掌賓贊受事」,灌嬰為中謁者。後常以奄人為之,諸官加「中」者多奄人也」。

  〔三〕集解徐廣曰:「呂后昆弟子。」   〔四〕集解如淳曰:「列侯出關就國,關內侯但爵其身,有加異者,與關內之邑,食其租稅也。風俗通義曰「秦時六國未平,將帥皆家關中,故稱關內侯」。」

  七月中,高后病甚,迺令趙王呂祿為上將軍,軍北軍;呂王產居南軍。呂太后誡產、祿曰:「高帝已定天下,與大臣約,曰「非劉氏王者,天下共擊之」。今呂氏王,大臣弗平。我即崩,帝年少,大臣恐為變。必據兵衛宮,慎毋送喪,毋為人所制。」辛巳,高后崩,遺詔賜諸侯王各千金,〔一〕將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賜金。大赦天下。以呂王產為相國,以呂祿女為帝后。

  〔一〕集解蔡邕曰:「皇子封為王者,其實古諸侯也。加號稱王,故謂之諸侯王。王子弟封為侯者,謂之諸侯。」

  高后已葬,〔一〕以左丞相審食其為帝太傅。

  〔一〕集解皇甫謐曰:「合葬長陵。」皇覽曰:「高帝、呂后,山各一所也。」

  朱虛侯劉章有氣力,東牟侯興居其弟也。皆齊哀王弟,居長安。當是時,諸呂用事擅權,欲為亂,畏高帝故大臣絳、灌等,未敢發。朱虛侯婦,呂祿女,陰知其謀。恐見誅,迺陰令人告其兄齊王,欲令發兵西,誅諸呂而立。朱虛侯欲從中與大臣為應。齊王欲發兵,其相弗聽。八月丙午,齊王欲使人誅相,相召平迺反,舉兵欲圍王,王因殺其相,遂發兵東,詐奪琅邪王兵,并將之而西。語在齊王語中。

  齊王迺遺諸侯王書曰:「高帝平定天下,王諸子弟,悼惠王王齊。悼惠王薨,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為齊王。孝惠崩,高后用事,春秋高,聽諸呂,擅廢帝更立,又比殺三趙王,〔一〕滅梁、趙、燕以王諸呂,分齊為四。忠臣進諫,上惑亂弗聽。今高后崩,而帝春秋富,未能治天下,固恃大臣諸侯。而諸呂又擅自尊官,聚兵嚴威,劫列侯忠臣,矯制以令天下,宗廟所以危。寡人率兵入誅不當為王者。」漢聞之,相國呂產等迺遣潁陰侯灌嬰將兵擊之。灌嬰至滎陽,迺謀曰:「諸呂權兵關中,欲危劉氏而自立。今我破齊還報,此益呂氏之資也。」迺留屯滎陽,使使諭齊王及諸侯,與連和,以待呂氏變,共誅之。齊王聞之,迺還兵西界待約。

  〔一〕索隱比音如字。比猶頻也。趙隱王如意,趙幽王友,趙王恢,是三趙王也。   呂祿、呂產欲發亂關中,內憚絳侯、朱虛等,外畏齊、楚兵,又恐灌嬰畔之,欲待灌嬰兵與齊合而發,猶豫未決。〔一〕當是時,濟川王太、淮陽王武、常山王朝名為少帝弟,及魯元王呂后外孫,皆年少未之國,居長安。趙王祿、梁王產各將兵居南北軍,皆呂氏之人。列侯群臣莫自堅其命。

  〔一〕索隱猶,鄒音以獸反。與音預,又作「豫」。崔浩云「猶,蝯類也。卬鼻,長尾,性多疑」。又說文云「猶,獸名,多疑」,故比之也。按:狐性亦多疑,度冰而聽水聲,故云「狐疑」也。今解者又引老子「與兮若冬涉川,猶兮若畏四鄰」,故以為「猶與」是常語。且按狐聽冰,而此云「若冬涉川」,則與是狐類不疑。「猶兮若畏四鄰」,則猶定是獸,自不保同類,故云「畏四鄰」也。

  太尉絳侯勃不得入軍中主兵。曲周侯酈商老病,其子寄與呂祿善。絳侯迺與丞相陳平謀,使人劫酈商。令其子寄往紿說呂祿曰:「高帝與呂后共定天下,劉氏所立九王,〔一〕呂氏所立三王,〔二〕皆大臣之議,事已布告諸侯,諸侯皆以為宜。今太后崩,帝少,而足下佩趙王印,不急之國守藩,迺為上將,將兵留此,為大臣諸侯所疑。足下何不歸印,以兵屬太尉?請梁王歸相國印,與大臣盟而之國,齊兵必罷,大臣得安,足下高枕而王千里,此萬世之利也。」呂祿信然其計,欲歸將印,以兵屬太尉。使人報呂產及諸呂老人,或以為便,或曰不便,計猶豫未有所決。呂祿信酈寄,時與出游獵。過其姑呂嬃,嬃大怒,曰:「若為將而棄軍,呂氏今無處矣。」〔三〕迺悉出珠玉寶器散堂下,曰:「毋為他人守也」

  〔一〕索隱吳,楚,齊,淮南,琅邪,代,常山王朝,淮陽王武,濟川王太,是九也。

  〔二〕索隱梁王產、趙王祿、燕王通也。

  〔三〕索隱顏師古以為言見誅滅,無處所也。

  左丞相食其免。

  八月庚申旦,平陽侯窋行御史大夫事,見相國產計事。郎中令賈壽使從齊來,因數產曰:「王不蚤之國,今雖欲行,尚可得邪?」具以灌嬰與齊楚合從,欲誅諸呂告產,迺趣產急入宮。平陽侯頗聞其語,迺馳告丞相、太尉。太尉欲入北軍,不得入。襄平侯通尚符節〔一〕。迺令持節矯內太尉北軍。太尉復令酈寄與典客劉揭〔二〕先說呂祿曰:「帝使太尉守北軍,欲足下之國,急歸將印辭去,不然,禍且起。」呂祿以為酈兄〔三〕不欺己,遂解印屬典客,而以兵授太尉。太尉將之入軍門,行令軍中曰:「為呂氏右襢,為劉氏左襢。」軍中皆左襢為劉氏。太尉行至,將軍呂祿亦已解上將印去,太尉遂將北軍。

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姓紀。」張晏曰:「紀信字也。尚,主也。今符節令。」索隱張晏云:「紀信子。」又晉灼云:「信被楚燒死,不見有後。按功臣表襄平侯紀通,父成以將軍定三秦,死事,子侯。」則通非信子,張說誤矣。

  〔二〕集解漢書百官表曰:「典客,秦官也,掌諸侯、歸義蠻夷也。」

  〔三〕集解徐廣曰:「音況,字也。名寄。」

  然尚有南軍。平陽侯聞之,以呂產謀告丞相平,丞相平迺召朱虛侯佐太尉。太尉令朱虛侯監軍門。令平陽侯告衛尉:「毋入相國產殿門。」呂產不知呂祿已去北軍,迺入未央宮,欲為亂,殿門弗得入,裴回往來。平陽侯恐弗勝,馳語太尉。太尉尚恐不勝諸呂,未敢訟言誅之,〔一〕迺遣朱虛侯謂曰:「急入宮衛帝。」朱虛侯請卒,太尉予卒千餘人。入未央宮門,遂見產廷中。日餔時,遂擊產。產走,天風大起,以故其從官亂,莫敢鬥。逐產,殺之郎中府吏廁中。〔二〕

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訟,一作「公」。」駰按:韋昭曰「訟猶公也」。索隱按:韋昭以訟為公,徐廣又云一作「公」,蓋公為得。然公言猶明言也。又解者云訟,誦說也。

  〔二〕集解如淳曰:「百官表郎中令掌宮殿門戶,故其府在宮中,後轉為光祿勳也。」

  朱虛侯已殺產,帝命謁者持節勞朱虛侯。朱虛侯欲奪節信,謁者不肯,朱虛侯則從與載,因節信馳走,斬長樂衛尉呂更始。還,馳入北軍,報太尉。太尉起,拜賀朱虛侯曰:「所患獨呂產,今已誅,天下定矣。」遂遣人分部悉捕諸呂男女,無少長皆斬之。辛酉,捕斬呂祿,而笞殺呂嬃。使人誅燕王呂通,而廢魯王偃。壬戌,以帝太傅食其復為左丞相。戊辰,徙濟川王王梁,立趙幽王子遂為趙王。遣朱虛侯章以誅諸呂氏事告齊王,令罷兵。灌嬰兵亦罷滎陽而歸。

 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:「少帝及梁、淮陽、常山王,皆非真孝惠子也。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,殺其母,養後宮,令孝惠子之,立以為後,及諸王,以彊呂氏。今皆已夷滅諸呂,而置所立,即長用事,吾屬無類矣。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。」或言「齊悼惠王高帝長子,今其適子為齊王,推本言之,高帝適長孫,可立也」。大臣皆曰:「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,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(鈞),駟鈞,惡人也。即立齊王,則復為呂氏。」欲立淮南王,以為少,母家又惡。迺曰:「代王方今高帝見子,最長,仁孝寬厚。太后家薄氏謹良。且立長故順,以仁孝聞於天下,便。」迺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。代王使人辭謝。再反,然後乘六乘傳。〔一〕後九月〔二〕晦日己酉,至長安,舍代邸。大臣皆往謁,奉天子璽上代王,共尊立為天子。代王數讓,群臣固請,然後聽。

  〔一〕集解張晏曰:「備漢朝有變,欲馳還也。或曰傳車六乘。」

  〔二〕集解文穎曰:「即閏九月也。時律曆廢,不知閏,謂之「後九月」也。以十月為歲首,至九月則歲終,後九月則閏月。」   東牟侯興居曰:「誅呂氏吾無功,請得除宮。」迺與太僕汝陰侯滕公入宮,前謂少帝曰:「足下非劉氏,不當立。」乃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。〔一〕有數人不肯去兵,宦者令張澤諭告,亦去兵。滕公迺召乘輿車載少帝出。〔二〕少帝曰:「欲將我安之乎?」滕公曰「出就舍。」舍少府。迺奉天子法駕,〔三〕迎代王於邸。報曰:「宮謹除。」代王即夕入未央宮。有謁者十人持戟衛端門,曰:「天子在也,足下何為者而入?」代王迺謂太尉。太尉往諭,謁者十人皆掊兵而去。代王遂入而聽政。夜,有司分部誅滅梁、淮陽、常山王及少帝於邸。

  〔一〕集解徐廣曰:「掊音仆。」

  〔二〕集解蔡邕曰:「律曰「敢盜乘輿服御物」。天子至尊,不敢渫瀆言之,故託於乘輿也。乘猶載也,輿猶車也。天子以天下為家,不以京師宮室為常處,則當乘車輿以行天下,故群臣託輿以言之也,故或謂之「車駕」。」

  〔三〕集解蔡邕曰:「天子有大駕、小駕、法駕。法駕上所乘,曰金根車,駕六馬,有五時副車,皆駕四馬,侍中參乘,屬車三十六乘。」

  代王立為天子。二十三年崩,謚為孝文皇帝。

  太史公曰:孝惠皇帝、高后之時,黎民得離戰國之苦,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,故惠帝垂拱,高后女主稱制,政不出房戶,天下晏然。刑罰罕用,罪人是希。民務稼穡,衣食滋殖。

  「索隱述贊」高祖猶微,呂氏作妃。及正軒掖,潛用福威。志懷安忍,性挾猜疑。置鴆齊悼,殘彘戚姬。孝惠崩殞,其哭不悲。諸呂用事,天下示私。大臣葅醢,支櫱芟夷。禍盈斯驗,蒼狗為菑。